埃德加·科德(Edgar Frank Codd,1923年8月19日 - 2003年4月18日),1981年图灵奖得主,致力于数据库研究,关系型数据库理论的奠基人。

埃德加·科德于1923年8月19日出生在英格兰波特兰岛,是家中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的父亲是一名皮革制造商,母亲是一名教师。
1941年,他获得了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就读,最初在那里学习化学。1942年他自愿服兵役,成为皇家空军沿海司令部的一名飞行中尉。
战后,科德回到牛津大学完成学院,他转而学习数学并于1948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荣誉数学学士学位。
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期间,科德被派往美国接受航空培训,这次经历使他终生热爱休闲飞行,也使他认识到美国可以为像他这样具有创造力的人提供很多东西。因此,科德在1948年毕业后不久就移民到美国。
1948年到美国之后,科德在纽约市的梅西百货公司「Macy’s」做为男装运动服部门销售员短期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在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找到了一份数学讲师的工作,在那里他教了六个月的书。
科德的计算机职业生涯开始于1949年,那年他加入了纽约市的 IBM 担任编程数学家,为 Elective Sequence Electronic Calculator 开发程序。在 1950 年初期,科德参与了 IBM 701 计算机的设计和开发。
1953年,为抗议参议院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的猎巫行动,科德离开美国和IBM,搬到了加拿大渥太华。在加拿大期间,科德负责加拿大计算设备有限公司「Computing Devices of Canada Limited」的数据处理部门。
猎巫行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参议院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以「反共」为名义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政治迫害运动,史称「麦卡锡主义」。1950年,麦卡锡公开宣称掌握了一份「潜伏在美国国务院的共产党人名单」,借此煽动公众对「共产主义渗透」的恐慌。他利用参议院职位主导调查,通过公开听证、无端指控和舆论施压,对政府官员、文艺界人士、学者及普通公民进行大规模审查。数千人被扣上「亲共」或「颠覆分子」的帽子,许多人因此失业、入狱或遭社会孤立。这场运动与美国第二次「红色恐慌」交织,催生了忠诚审查制度和黑名单,严重践踏公民权利。1954年,麦卡锡在指控军队高层「通共」的电视听证会上表现失控,民意支持骤降,同年12月参议院通过决议谴责其行为。麦卡锡主义虽衰落,却留下了深刻伤痕,成为冷战时期美国民主制度陷入非理性恐慌的象征,亦警示权力滥用对自由社会的威胁。
1957年,科德与之前 IBM 经理的偶然会面使他回到了美国并重新加入IBM。随后,科德定居在纽约州 并参与了 STRETCH 的设计,他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多程序编程系统「Multi programming」。
1961年,科德获得IBM奖学金,随后搬到密歇根州的 。在那里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重返校园深入学习计算机技术。他进入密歇根大学,攻读计算机与通信专业。并于1963年获得硕士学位,1965年又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论文于1968年由学术出版社出版,标题为「Cellular Automata」,代表了冯·诺伊曼在自复制自动机方面工作的延续和简化。
1968年之后,科德转到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 IBM 研究实验室,他的注意力逐渐转向数据库问题。科德对于当时存在的几种数据库产品都不太满意,他认识到这些产品都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他可以利用他的数理逻辑知识来提供相应的基础,这就是「数据关系模型」。
1970年,科德在《Communication of ACM》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即大型共享数据库关系模型。在这篇论文中,科德首次提出了关系模型理论,关系模型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成就之一。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数据库的感知方式,并将数据库领域转变为一门受人尊敬的科学学科。它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可以用科学的方式解决各种重要的数据库问题。
科德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进一步描述了他的模型并探讨了其含义,这些论文的原创性令人震惊。同时,他对所有对这些知识感兴趣的人都给予了帮助和支持。
在1970年代,科德还探索了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之上构建自然语言问答应用程序的可能性,这个应用允许不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用户与系统进行对话,从查询开始,以自然语言的方式进行精确地查询和相应的回答。
科德虽然一直在 IBM 工作,但是因为IBM在非关系型数据库产品 IMS 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因此科德的关系型思想并不受欢迎,这就给了其他供应商机会。其中,拉里·埃利森「Larry Ellison」敏锐地捕捉到了关系数据库的巨大潜力。1977年,他与埃德·奥茨「Ed Oates」和鲍勃·米勒「Bob Miner」一起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他们的公司最初命名为「Relational Software Inc」后来更名为「Oracle Corporation」。
看到市场的变化,IBM管理层在1970年代后期决定构建自己的关系型产品。在1981年IBM宣布将SQL/DS 用于 VSE 环境,在1983年宣布将 DB2 用于 MVS 环境。
1981年,科德获得ACM图灵奖,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获得图灵奖,让科德的关系数据理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科德于1984年从IBM离职,部分原因在于公司对关系型数据库产品的支持力度不足。离职后科德做为独立顾问工作了一年,1985年他与同事 Sharon Weinberg、Chris Date一起成立了两家专门从事关系数据库管理的、关系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产品评估方面的公司。
虽然科德并未从关系数据库行业发展和繁荣中获得财务收益,他仍然孜孜不倦的关注这个行业,并教育用户、供应商和标准组织了解关系型数据库产品的服务。他还对扩展关系思想以支持复杂数据分析可能性感兴趣,创造了 OLAP 一词作为此类活动的便捷标签。
科德于2003年4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威廉姆斯岛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