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1937年6月17日 -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尼尔森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他的父亲是拉尔夫·尼尔森(Ralph Nelson)是一名美国电影和电视导演、制片人、作家和演员,导演了奥斯卡获奖影片「原野百合花(1963)」、「呆鹅爸爸(1964)」和「查理(1968)」。他的母亲是西莱斯特·霍姆(Celeste Holm),1947年凭借《君子协定》中女秘书一角的精彩表演赢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尼尔森经常能够观看 NBC 或 CBS 的电视节目,并且在自己大学期间还制作过一个讲述生命意义的30分钟电影短片。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尼尔森在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看到计算机实验室里的电脑屏幕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显示器不仅可以模仿纸张,还可以用于当时基于文本的输出。
20世纪60年代初,尼尔森写信给海豚研究人员约翰·里利(John Lilly),提出了一些研究海豚语言的想法。里利对此印象深刻,并雇用了纳尔逊。纳尔逊在迈阿密的里利通信研究实验室与海豚共事了一年,分析海豚的行为并制作有关海豚活动的电影,之后才转向他的信息技术职业生涯。
1977年,尼尔森在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开了一家零售商店,销售电脑及其相关零部件。他给这个公司命名为 Itty Bitty Machine Company,这也是唯一一家销售史蒂夫·乔布斯第一台 Apple I 电脑的零售商店。
1979年,尼尔森决定尝试实现他一直研究的关于软件新概念架构的一些想法,他称之为 Xanadu,中文为「上都」,表示世外桃源的意思,原本指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诗歌「Kubla Khan」中的一座乌托邦城市。
「上都」计划表示尼尔森期望追求一个伟大的个人化组织,在他的那个时代,这个计划中充满了对技术的远见、电影剧本、哲学思考等等。但是尼尔森没办法追踪所有的线索。
尼尔森设想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可以帮助他以非线性的方式组织各种想法树的所有分支,这比笔记本更接近大脑的工作方式,这种信息相互关联的组织方式被尼尔森称之为「超文本 hypertext」。尼尔森认为这种方式能够让电脑及其屏幕发挥其全部的潜力。他还设想构建一个全球范围的「文档」,所有信息都通过链接在上下文中链接起来,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些链接立即访问其他地方的任何信息。
在尼尔森的这个想法提出之前,互联网被组织成文件夹的分层结构,就像现在电脑中的文件夹管理一样,你要找到一个文件,必须先知道它在哪个文件夹中。尼尔森的这种想法将避免这种「层级地狱」,通过让页面在任何位置互相链接来实现普遍的网络中立性。
尼尔森花了很多的时间来设计「上都」,其最初的设计目标是:
- 相关文件应该通过双向链接连接在一起
- 旧版本的页面应该储存并跟踪,而不是删除
- 使用受版权保护信息的行为应该被跟踪记录下来
- 任何人都应该像在书的空白页写字一样方便的注释任何信息
- 任何带有引号的页面都应该显示在上下文中带有原始引号的页面旁边
起初尼尔森认为他实现这个计划需要两年时间,完成后他将从技术领域退休并转而去拍电影。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直为他提供资金的 Autodesk 公司遇到一些问题,尼尔森的进展几乎停了下来。
1991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工作期间,希望实现一种方法,让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科学家可以共享他们的报告。他从尼尔森的超文本概念入手,对其进行了大幅的简化,提出了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TML 迅速的传播开来,很快成为现在互联网 WWW 的支柱。WWW 的设计并没有像尼尔森期望的那样消除层次结构格式,它只是在现有的文件夹层次结构之上构建了一个链接的网络。
尼尔森对这个简化的设计并不满意,直到今天,他仍在研究基于真正的网络中立性而非薄弱的等级制度的信息系统。
设计哲学
尼尔森提出超文本和超媒体,是基于他的「交织性」哲学。他认为思想是自然「交织」的。相关主题互相交织,形成联系网,而不是线性叙事。
写到这里,我想到微观看生物的个体,例如神经网络,也都是一个个神经元通过大量的交织构成的。人类社会,也是通过一个一个个体间的连接关系所构成的。现在的自媒体平台、微博平台、抖音,都是围绕关注、引流来构建交织的网络。可以说「交织」是这个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形态。
只不过尼尔森构想的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系统。他还在设计中引入了「嵌入」和「虚拟」的概念。
荣誉
1998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际万维网会议上,尼尔森获得了「尤里·鲁宾斯基纪念奖」。
虽然尼尔森的构想一直未能实现,但是他创建的这些术语和思想仍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时至今日,尼尔森仍作为一位科技界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活跃着,他仍在如堂吉诃德般的建造着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