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笔记-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上周,家中小儿参加了小学的入学典礼,迈入了小学的大门,开始了他的小学生生涯,而我也开始了小学生父亲的学习生涯。做小学生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过父母会有那么多的心里建设工作,担心能不能适应班级环境、能不能够自己整理好学习用具、能不能跟上学习的进度,原来上学觉得是水到渠成,成为家长才觉得水渠还需要做很多很多的工作。

上一周的时候,已经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家长培训班,来帮助新手家长快速适应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生角色的转变,今天我就根据学校培训的内容,来整理下自己最近一周的感受。

学校文化氛围的大变化

幼儿园阶段,孩子在幼儿园的作息、活动,以及教室安排还完全是围绕照顾、陪伴、玩耍的方式,每个班级的孩子不多,教师能够给予孩子最大可能的关注,帮助孩子培养自理的能力和各种生活习惯的养成。

到小学阶段,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能够自己吃饭、能够自己刷牙,我家孩子这个假期甚至还学会了自己洗澡。学校培训过程中,校长告诉我们,小学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能力。

自我管理理解起来很简单,但是感觉孩子能够做到可能会非常难。首先就是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在有限的45分钟内,如果能够保证不下座位、不东张西望、认认真真听讲。想想自己孩子平时上蹿下跳的场景,感觉开学的前两周是磨练孩子耐性的第一阶段。

自我发展这个目标就进阶了一些,孩子能不能对学习有兴趣,能不能更主动的想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教育最本质的内涵。养育或者教育孩子,我们不能够把知识灌输给他,而是应该让他自发的迸发出学习求知求发展的欲望并鼓励他坚持下去。人生而是有探索的精神的,从呱呱坠地开始,从第一次睁开眼睛开始,小娃娃总是在观察这个世界,用味觉、触觉、嗅觉去体验这个世界,并从这个世界不断的获取让身心愉快的内容。

每个人是生而不同的,也会因为家庭环境和兴趣、性格的不同而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这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

校长介绍到学校培养的目标:健康的体质、阳光的心堂、儒雅的品行、感恩的情怀。我也希望孩子最后能够阳光、自信、勇敢、快乐的面对生活。

家校共育

讲到家校共育话题时,学校的校长、教师发展中心的主任,甚至从海淀区聘请的少年法庭法官都一致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海淀区少年法庭法官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她说:每个人从进入小学、中学、大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学校教育,出来工作之后还是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因此,不是教育不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而是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千差万别。

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孩子一年中在学校的时间,大概是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更多的三分之二的时间还是在家庭的影响下成长。因此作为父母,要能够担负起教育培养孩子的首要责任。

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继而培养他研究学问的方法。

另外校长还强调,我们不要事事、时时围绕着孩子转,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大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因此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先从每天放学自己背书包回家开始。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还应当重视良好品德的培养。一个人的品德是最宝贵的财富。道德常常能弥补治理的缺失,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我们要处理好理智与情感的教育关系,既要给孩子明确规则,又要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遇到问题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总结反思,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与孩子一起成长,有四个关键词「陪伴、发现、引导、指导」。

因此只有家校共同发力,互相尊重,才能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这就要我们家长不但要尊敬老师,更应该信任老师,信任是一切合作关系的基础。

正确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们遇到同龄的小朋友,很容易玩到一块去。那我们应该也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孩子来说面对每一次的问题都是一次成长的经历。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要主动伤害别人,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勇于担当,敢于承认错误。一旦遇到孩子犯有错误的时候,我们要换位思考、学会包容和谅解,千万不要用极端行为来解决问题。

这一切效果的达成,都需要加强沟通,沟通是桥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人生漫长,有阳光、有风雨,这才是常态,我们要坦然面对,更多元的看待孩子的成长。

cocowool

A FULL STACK DREAMER!